如果科学改造猪圈,选用合适的发酵床发酵剂,同时规范发酵床圈舍建造,注意日常管理,按照发酵床的技术规程来操作,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。如北京华夏康源公司的金宝贝发酵床发酵剂在养殖户的使用过程中,针对发酵床养猪“三怕三不怕”,即“怕湿不怕干”、“怕小不怕大”、“怕雨不怕风”的特点,所总结出来的一些有效经验措施,就可以作为用户维护管理发酵床的参考(图 6-4)。
图 6-4 规范发酵床一般应“四窗”齐全(北京)
一般来说,一项新技术、新理念的引入,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,发酵床养猪技术从日、韩等国家传入中国,也要与中国的养殖业和地域特征状况相结合,要针对中国地域气候特点“中国化”、“本土化”才管用。日、韩等国处于的地理位置偏北,位于亚寒带,冬季寒冷,夏季不热,而且受海洋季风的影响,空气相对干燥,所以发酵床所面临的环境相对简单一些。我国疆域广大、地理跨度极大,从热带到亚热带、亚寒带等都有,如果所有操作都照操照搬外国模式,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。所以,除了开发出符合本国特色的高效专用菌种外,还必须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制作和管理发酵床。再好用的产品也要讲章法,制作发酵床对猪舍面积、养殖密度、猪舍整体结构、通风通气设计、温度、水分(包含空气湿度)等都有一定要求。
1. 面积要求 单个猪舍的面积一般不得低于 15 ㎡ ,最好在 20 ~25 ㎡ 以上,母猪舍面积也不应小于 8 ㎡ 。一般来说,在土地和基建成本可以承受的情况下,每头猪所占面积越大越好,动物福利也越好,因为面积越大,发酵床对不利条件的缓冲和耐受作用(即抗逆性能)也越强。如大面积的发酵床的一个角落飘入了一些雨水,导致这个角落水分过高,发酵分解缓慢或停止,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,其他部位还能适合发酵床正常的运转,不影响整个发酵床的运行;但如果面积很小,只有 9 ㎡ 左右,雨水飘一个角落就占 3 ㎡ 了,占整个发酵床的 20% ~ 30%,本来发酵床因实际工作面积不够而超负荷工作,现在又因飘雨而减少了发酵空间,所以制作发酵床对面积有要求:至少15 ㎡ ,可大不可小,在土建成本可以承受的情况下较大为好,对于15 ㎡ 以下的面积,除母猪外,不建议使用发酵床养猪!
2. 密度要求 发酵床的面积达到要求后,千万不要认为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养殖任意头数的猪,这种观点是不对的。发酵床对养殖密度也有要求,对于育肥猪,要求每头猪占地 1.5 ~ 2.0 ㎡ 。高于这个密度,发酵床就有可能超负荷工作,造成过度发酵、发酵终止等不良现象。猪的个头及体重越大,越要提供更充足的面积。因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处理粪便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,如每只猪每天排泄粪便 3 ~ 5 千克,大概需要 1.5 ~ 2.0 ㎡ 面积内(深 50 厘米)的微生物降解 1 天才能完成。若每只猪占地只有 1 ㎡ ,那么每天就会有多余的粪便剩余,造成分解处理不完全或不及时,而且随着猪越长越大,每天排的粪尿量也会越来越多,超负荷的粪尿长期积累下来,就会导致发酵床系统工作的异常紊乱,重者全面崩溃报废。
3. 湿度要求 湿度包括空气湿度和垫料湿度,如南方地区,长期梅雨季节会导致垫料反吸空气中的水分,对于这种情况,一般不会影响发酵床的运转。如果感觉垫料实在太湿,也可以清出部分垫料,晒干后再加入发酵床内重新利用,或者加入新的干垫料调节水分,还可加大翻倒频次,使水分以水蒸气形式尽快蒸发掉。如果是屋顶漏雨导致垫料过于潮湿,应立即清出被雨水污染和浸湿的垫料,经烘干或晒干后回填入发酵床再利用。
4. 通风透气要求 发酵床要求圈舍南北通透,通气顺畅,所以在猪舍的建造上要考虑到通风和采光,因此要求发酵床圈舍要有一定的跨度和高度,跨度要求一般不低于 8 米,通常设计成 8 ~ 12 米,猪舍的高度不低于 2.6 米(指床面离屋顶高度),长度可以因地制宜,同时发酵床要设有天窗透气孔、离床面约 20 厘米处,每隔 3 米左右应设有地窗通风。这样,圈舍内空气容易形成对流,并达到良好通风透气效果。
注:(原创技术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)本文节选自《干撒式生态发酵床畜禽养殖新技术》 夏飚 编著
新华书店有售。